25年来,他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个民营钢企发展的传奇故事;用信念和激情铺设了一条绿色经济发展的宽广大道;用诚信和执着铸就了一位优秀企业家的“人格品牌”。
他,就是4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全国劳动模范”、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耀芳。
一次事故
带来管理理念变革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已是我市南丰乡供销社副主任的吴耀芳,在父亲吴栋材的“逼迫”下,被借调到永联轧钢厂担任销售科科长。
上任后,为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市场嗅觉灵敏的他一下子就瞅准了当时浙江农民的盖房热潮,大胆地提出“走出去”的策略。随即,他带着销售人员几乎跑遍了浙江的每个县市,最终选定杭州作为营销中心,并迅速使企业产品销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他当初打下的这片“江山”,至今依然是永钢集团最稳定的区域市场。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次年底,刚满28岁的吴耀芳被提拔到了厂长岗位。搞销售,吴耀芳轻车熟路,当管理100多人的一厂之长,这份重担让他感受到了非同寻常的压力。刚上任不到一个月,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就给了他“当头一棒”,因为这是永钢建厂以来发生的首次事故。事故发生后,各种议论纷至沓来。有的说,吴耀芳做销售可以,搞管理未必行;还有的说,他太年轻了,管理还是嫩了些……“当时确实有点心灰意冷”,受到上级处分的吴耀芳甚至有了回原单位工作的念头。
但他最终并没有放弃,反而从中大受启发。为将“短板”拉长,吴耀芳主动学习管理知识,熟悉了解工艺技术,反复摸索生产规律,并结合实际创新管理方式。在安全管理上,他打破传统管理方式,构建了“三级”安全管理防范体系,实现了现场安全管理由“人盯人”向“制度考核”转变,工作重心也由“现场管”向“思想观念培育”转变。在质量管理方面,他坚持把好原料入厂关、生产过程控制关和产品出厂质量关,并将企业内部质量控制标准调高于国家质量控制标准,来确保企业产品质量。
有这样一件事,在永钢的发展史上意义空前。几年前的一天,企业质管部门在对轧钢车间的成品检测时发现,有近千吨钢材达不到内控质量标准。当时有人提出,将这些达不到内控标准的钢材降价卖掉,这样企业可减少上百万元损失。对此,吴耀芳坚决反对:“企业宁愿损失几百万元,也不能让半根有瑕疵的产品流出厂外。”这些钢材当场被全部割废回炉。
正是凭着将产品质量奉为生命的理念,永钢成为了全国首批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公司“联峰”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多年来,永钢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员工10300多名、总资产超160亿元、年炼钢轧钢能力分别达到500万吨的全国500强企业。
一圈绿树
折射低碳发展轨迹
“我去过很多钢厂,从未见过哪家钢厂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有永钢这么好。”前不久在永钢集团参观时,来自“钢城”唐山的一位官员发出感慨之言。
走进花园式的永钢集团厂区,首先跃入记者眼帘的是围绕厂区一圈宽达500米、占地面积达3500多亩的绿化带。这片具有“绿肺”功能的树林不仅充分反映了永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也更加清晰地折射出了吴耀芳20多年来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轨迹。
为了给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一直以来,吴耀芳始终坚持用“五湖四海”的胸襟广纳贤才,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他更加注重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每年保持招聘应届毕业大学生达200名以上。目前,企业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才650多名,其中硕士生就有20名。
为了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吴耀芳坚持每年投入1.5亿元用于技术研发,通过企业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实践基地等平台,加大与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力度,基本确保了企业每年保持5种以上新品开发成果和2项以上的国家专利技术产出。
为了加大低碳经济发展步伐,吴耀芳坚持每年投入2亿元以上,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使原先被称为“废水、废气、废渣”的工业三废经过深加工后,废水变成了生活用水、废气变成了加热燃料、水渣磨成了水泥熟料、钢渣磁选后成为了烧结原料、尾渣用于制造建筑用砖等等,彻底实现了三废的“零排放”。
如今,在吴耀芳的主导下,永钢集团的低碳经济发展成果不仅在工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更好地服务到了现代农业发展上,利用高炉余热为花卉基地大棚供暖、为粮食基地储备烘干、为农耕文化园的温泉供热等等,已成为了永钢集团实现经济循环大发展的重要“标签”。
20多年来,吴耀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变化,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2009年,永钢集团煤气回收利用总量达47.73亿立方米、节约重油45.9万吨,利用煤气余压发电量累计达1.2亿度,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总体减少110吨和500吨;企业各类能耗指标均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其中,仅吨钢综合能耗就低于全国平均值70公斤标煤,位列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第9名。
一句承诺
兑现良心和道德
“2009年,如果能超额完成年度生产目标任务,公司将拿出2000万元给予全员奖励”,这是吴耀芳在2008年度公司年终表彰大会上向全体员工作出的公开承诺。到了2009年年底,永钢集团每一名员工的年收入多了2000多元。
“这2000万元超产奖奖金的兑现,换回来的不仅是员工工资收入的增长、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生产记录。”吴耀芳认为,2000万元现金奖励兑现的更是一位企业家应有的良心和道德。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要主动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他说。近些年来,为了不断提升企业员工工资收入,永钢集团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上每年给员工保持5%以上的工资增长幅度,使员工人月均工资水平达到了2938元。为让员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通过上调工资档次,提高“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和工龄工资基数,为员工发放高产奖、安全奖、红旗班组奖、年终奖、过节费,组织优秀员工赴国内外旅游等一系列措施,来增加员工工资收入、提高员工待遇。今年初,公司员工人均工资每月又上调了230元左右。
特别是前年底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面对企业连续三个多月的数亿元亏损,他坚决做到不停产、不减员、不减薪、不失市场,而且还通过发放高产奖励金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他这种始终以职工利益为重的做法,不仅带领了企业在当年底率先走出困境,也更加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为了帮助和扶持贫困地区和地震灾区,他积极地以个人或集体名义伸出援助之手,先后累计捐款捐物总价值达上千万元。但20多年来,他从没有占过集体的一分一厘便宜。业务单位送的礼品、礼金等,他都及时交给公司,仅今年上交的物品总价值就达70多万元。
创业无止境,创新续辉煌。为加快永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吴耀芳带领勤奋实干、勇于争先的永钢人又绘制出了一幅新三年发展的宏伟蓝图:计划总投资65亿元完成14个节能减排、技改升级项目。这一蓝图,托起的不仅仅是永钢永续发展的新希望,也托起了他人生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短评>>
弘扬劳模精神
从20多年前“借调”永钢到“一借不还”,从此扎根永钢,25年的默默奉献,从吴耀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份企业家的坚持。
从一次安全事故到掀起企业管理变革,再到宁可损失千万元也不将让瑕疵的产品流出厂外,将质量奉为企业“生命”,从这份坚韧我们读懂了一个企业家的责任。
从坚持发展低碳经济到绿树绕钢厂,再到低碳成果惠及现代农业,这里折射出的是一个企业绿色发展的先进创新理念。
从一句公开承诺到2000万元重奖员工;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深度冲击下,依然坚持不停产、不减员、不减薪,这样的坚毅和果敢殊为不易。这样的胸怀展现出的是一个优秀企业家的诚信品德。
坚持、责任、创新、诚信,吴耀芳就是这样的一个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是对他过去默默付出、勤奋探索、敢于承担的褒奖。在我市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争创全省“第二个率先”示范区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弘扬的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