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厢,美国轮胎特保案的硝烟还未散尽,那边,又传来了欧盟针对中国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为期5年的高额正式反推销税的动静。
和美国轮胎特保案一波三折的过程不同,欧盟的措施是快刀斩乱麻。我们听说这事儿的时候,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只是一个事实上已经很难更改的结果。欧盟24日的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推销税,税率分别高达39.2%和30%。够狠,够果断。
据欧盟委员会宣布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欧盟只发起了两项新的反推销调查,全部针对中国产品。进入8月以来,欧盟已经接连对中国输欧的葡萄糖酸钠、铝合金轮毂、聚酯高强力纱产品发起3起反推销调查。更令人担忧的是,欧盟业界还正在酝酿对中国生产的户外服装、三聚氰胺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等中国产品发起商业救济措施调查,中国产品面对着全面反推销调查的严重挑战。拿不到低价推销证据的就搞一个“特别保护措施”,能够拿到低价推销证据的就直接招呼“反推销关税”。不能不让人担忧"中国制造"的出口环境已经向快速恶化的方向发展。
据世贸组织7月中旬宣布的猜测,2009年全球发起反推销数目将较2008年增长1倍,可能成为历史上发起反推销数目最多的一年。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到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从禽肉产品到玩具、钢铁制品、橡胶制品、汽车零部件……近期全球商业保护主义暗流涌动,中国则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在二十国团体首脑汇聚匹兹堡的前夜,发达国家在预备反对商业保护主义的文件前去开会的同时,却不耽误腾出功夫对中国出口产品设置障碍。显然其中的逻辑是:对中国产品的入口限制措施,符合WTO的相关规则,不属于商业保护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