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距离10月6日欧盟对中国无缝钢管的“双反”启动已经一月有余。此时此刻的中钢协担忧不已,因为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保守估计,中国近3000家无缝钢管企业中,至少有7成处于限产、停产状态。
坏消息还没结束,因为11月2日,美国将对中国无缝钢管进行的“双反诉讼”进行裁决。此时此刻,中国庞大的无缝钢管产能正在艰难地向内销转向,但相比于过往广阔的国际市场相比,产能过剩立刻成为了一把悬在中国无缝钢管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1~8月,中国无缝钢管对美国出口34.5万吨,同比下降69.99%;出口金额5.83亿美元,同比下降60.55%。
70%企业限产停产
遥远的欧洲,太平洋那边的美国,对于中钢协来说虽不陌生,但却远不如盛产铁矿石的澳大利亚、巴西那样熟悉,但是现在,铁矿石谈判告一段落,真正在眼前让中钢协担心的,是中国3000多家无缝钢管企业瞬间变得艰难的生存现状。
在欧盟双反中国无缝钢管一月有余之后,问题终于全面出现。一位不愿具名的中钢协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根据他们现在掌握的情况,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也有70%的企业处在停产或者限产状态。
一个多月前,欧盟决定对中国无缝钢管进行双反调查,随即,美国亦随之跟进,并将于11月2日做出裁决。而这一切,直接关乎中国3000多家无缝钢管生产企业的利益,在此之前,这一领域的产能,多是按照外销进行设计。
2009年9月下旬,海关统计的出口数据显示,1~8月,中国无缝钢管对美国出口34.5万吨,同比下降69.99%;出口金额5.83亿美元,同比下降60.55%。尽管如此,美国仍为中国无缝钢管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占比达到16%。而去年同期这个比例达到33%。
安阳汇丰管业的吴有荣告诉记者,在河南安阳的几家生产无缝钢管的企业目前都采取了停产和限产的措施,多家企业负责人均对记者表示,自己的企业为应对目前的窘境也纷纷采取了停产和限产措施。
对于中钢协人士7成停产限产的说法,记者采访的钢铁企业相关负责人均表示,“7成是个最保守的估计”。
“你看着吧,下一步就是洗牌了,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安阳汇丰管业的吴有荣对记者表示。
同为中小企业,山东新驰钢管公司副总经理郭建十分赞同这个观点。
“现在国内出现的价格下滑,多是低端的无缝钢管竞争,现在大企业都开始调整产品结构了,这主要是为了符合国内市场的需求。”郭建说。
多位无缝钢管企业市场人士表示,无缝钢管如果低于每吨4000元是铁定赔钱的。
内销价格绞杀
尽管对于欧美的双反,中国钢企尚未统一反击,然而,当内销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时,绞杀自己内销的竞争对手,中国钢企毫不手软。
2008年8月份,欧盟对中国无缝钢管提出“双反”后,无缝钢管的价格就遭遇了“滑铁卢”。
“今年4月份以后,无缝钢管价格是直线下降,现在已经跌破每吨4000元了,我敢说100%的企业都赔钱。”上述包钢人士透露。
而没有遭到“双反”调查时,无缝钢管的价格则保持在每吨6000元左右,现在连每吨4000元都难以维持了。
“最激烈的是去年五六月。大家都不知道下一步会是什么形势,所以就纷纷降价。价位每天调整3次,都在1000元上下波动。原材料本身就需要3000元到4000元,上下波动1000元是多么可怕的事?”上述包钢人士说。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无缝钢管企业市场人士表示,无缝钢管如果低于每吨4000元是铁定赔钱的。
钢铁专家马忠普分析说,因为出口受挫带来的“挤压”效应才造成了国内市场的饱和,从而导致了钢管价格连续下跌。
在吴有荣看来,作为年产只有几十万吨的中小无缝钢管企业无论是技术、产品档次还是资金实力都不可能和大企业抗衡,这对无缝钢管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冲击。
“试想将50%的出口急速转移到国内,国内市场将在短时间内极度饱和,据我们调查,这个产量至少要过剩1000万吨。”